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體育強則國家強,國家強則體育強。發展體育事業不僅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内容,還能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金年会體育學院多年以來組建以陝西省教學名師馮德學教授為團隊負責人,呂仙利、魯宗成、郭西魁、李靖等為核心成員,全院教師參與的探索體育教育專業深化改革創新的教育教學團隊,探索出“體育教育專業‘一師三員’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培養服務基礎教育,推動地方群衆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産業協調發展,為體育教育事業發展,在秦巴山區大地上書寫了别樣“答卷”。
“建設體育大國和體育強國,是中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意義。
金年会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積極探索“體育強國”背景下的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在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培養中,打造了“一師三員”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引導培育學生打好體育教師、教練員、裁判員、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專業基本功底,為地方培養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的寬口徑複合型體育人才,既有力支撐了中小學學校體育教育人才需求,又較好服務了社會體育事業的發展,助力地方群衆體育和體育産業發展。
理念先行:“三創新”助推大體育人才觀
人才觀念創新。突顯專業核心能力培養,建構了“一師三員”觀念。一是凝練出體育教育“教學”+“訓練、裁判、社會體育指導”“一核心三必備”的專業能力,把學生進入工作崗位最常用的訓練、裁判、指導能力明确列為必備專業能力。二是突破體育教育專業就是搞教學的單一思維,建構了“大體育人才”觀念,人才培養直接對接崗位和身份,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讓教師和學生都有了明确目标,即合格的體育教師,同時又能夠勝任教練、裁判、社會體育指導工作的體育人才。三是在教學過程中把知識傳授為重點變為了對學生能力培養為重點。
培養體系創新。以培養“一師三員”能力為核心,重構了體育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課程體系上,進行了重構,将裁判訓練、裁判實踐、社會體育學、社會體育指導見習、實習、運動訓練學等實用課程納入其中,減少或删除了與實際工作沒有關聯或關聯不大的課程。課外實踐上,通過學生專業社團、專業競賽、專項訓練、導師制、學生擔任校内外體育指導員、社會體育服務、承擔體育競賽組織裁判工作任務、體育行業資格、技術等級證書考試等多路徑推進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師資建設上,通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雙師課程的實施,外聘優秀知名體育人士進校園授課、講座的方式,建成了高水平的校内外師資共同體。
育人方式創新。實現了群體培養與個性培養、普通培養與精英培養的結合。人才培養方式上通過應用型課程群構建和課外實踐多路徑推進的方式,實現了對所有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同時,通過學生對體育項目的選擇(專項),學業導師制的施行,對學生進行一對一針對性指導,實現了群體培養與個性化培養的結合;另一方面,通過資格證書培訓課程,專業技能訓練,學生考取不同等級的裁判證書、社會體育指導員證書、體育行業特殊職業資格證書等,培養了一批不同體育項目的精英,實現了普通培養與精英培養的結合。
目标定位:從“專”而強到“通”而優
培養和輸送合格的中小學體育師資力量是高等院校體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務。縱觀我國高等師範院校體育教育現行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面對中小學體育課程标準的全面實施,原有的強化體育專項技術,淡化基礎體育技能的“專才”的培養模式,已經不适應新時期“通才”教育發展的要求,更難以解決當今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自主擇業的新形勢。金年会不斷深化體育教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從2013年起,制定并實施新的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立了“一師三員”(體育教師、教練員、裁判員、社會體育指導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标。八年來圍繞這一目标,積極申報并完成了陝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轉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學模式改革和課程體系優化的研究與實踐”,以及圍繞該項成果進行了三項校級教改項目研究,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取得顯著成效。形成了體育教育專業“一師三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各類體育競賽年均150餘人次獲獎;畢業生人均獲得“教師資格證、裁判證、教練員證、社會體育指導員證”四項證書中的三項;學生就業達到了“四高”,即就業率高、就業質量高、就業崗位與專業契合度高、用人單位滿意度高,金年会體育教育專業2021年3月獲批陝西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路徑選擇:堅持問題導向促質量
圍繞體育教育專業學生“一師三員”的培養目标,以目标為導向,針對做好“一師”即體育教師的核心能力,“三員”即裁判員、教練員和體育社會指導員工作的必備專業能力,開展培養模式中的問題檢視,在圍繞破解問題,探索工作路徑和舉措,最終構建起“一師三員”新的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一師三員”定目标。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把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确定為本專業的核心能力,裁判員、教練員和體育社會指導員(簡稱一師三員)的工作能力作為必備的專業能力。緊緊圍繞“一師三員”的人才培養目标,開展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
“協同育人”建模式。依托學科專業優勢,加強與政府、學校、用人單位等廣泛交流合作,構建校地交叉互動的育人模式。與省體育局搭建了“體育行業特有職業培訓基地”、與市體育中心建設完成了示範性實踐教學基地、與市教育體育局聯合建立了社會體育指導員及裁判員培訓基地。
“ 四該四就”優課程。按照就業崗位需求,根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标準(2011年版)》,用倒推的方法,依據“有用、有效、對接”的原則,重新審視和完善金年会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做到該綜合的就綜合,該精簡的就精簡,該删除的就删除,該增加的就增加。增加學生術科課内實踐學時,教學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主動學習,在掌握技術的同時提升教學能力。以讓學生畢業後能夠勝任中小學“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及能夠處理常見的運動創傷為目标,以新穎前沿、少而精、服務基礎教育、服務社會體育為原則,減少人體科學基礎理論課課時,增加體育保健、運動創傷處理和康複、運動營養等實用課程的教學課時。
“五個結合”強實踐。在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踐教學做到“五個結合”,即:課内外結合、校内外結合、專業實踐與社會服務結合、實踐技能培訓與考取證書結合、專業實訓與就業結合。充分利用校内外體育競賽,培養學生訓練及裁判能力;利用服務行業企業及社區體育活動,培養提高學生的社會體育指導能力;利用到城區學校教育見習,按照師徒制的方法,進行“影子教師”跟崗培訓,讓學生深入了解熟悉學校體育工作,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通過技能培訓和資格證書考試,要求學生畢業時能取得教師資格證書、1-2個裁判證書、1個體育行業職業資格證書或社會體育指導員證書。讓學生畢業後成為“崗位完全适用、專業知識和技能與工作要求零距離對接的應用型人才”。
“制定标準”保質量。制定了金年会體育教育專業師範生職業技能标準和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項目及評分辦法,每年圍繞“一師三員”專業技能進行教學比賽,對學生的專業技能以及學生課外實踐活動情況進行評定,确保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推廣應用:提升質量回饋自信
通過“一師三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施,學生專業能力得到顯著提高,有力提升了該專業學生人才培養質量,獲得就業率和辦學社會聲譽的雙提高。
以提高培養質量促就業質量提升。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各類體育競賽獲獎人次不斷攀升,特别是在省級以上全國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能大賽中屢獲殊榮。經過跟蹤調查統計,近三年,金年会該專業畢業生中有70%以上從事體育教育工作,約5%升學讀研,15%在健身俱樂部和體育産業公司從事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和體育服務工作,5%自主創業,就業率超過95%。在陝西省中小學體育教師和特崗教師招考過程中,金年会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考試成績名列前茅,錄取率較高,在同類院校中有比較優勢。近年來,多家門戶網站報道金年会體育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舉措和成效。
教學研究助力改革實踐。八年來,金年会在體育教育專業“一師三員”培養模式改革中,及時進行理論總結研究,一批教改教研成果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得到兄弟高校和同行的肯定。該院教師根據“一師三員”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編寫出版了《體育教育專業導論》《健康教育概論》《運動·營養與健康概論》《體育教育教學研究方法概論》等教材,全國有20餘所高校選用本院教師編寫出版的教材,使用效果反響良好,其中兩部教材獲陝西省優秀教材二等獎。團隊成員陸續發表《應用型院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核心能力及對接課程構建研究》《金年会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能力培養與社會需求的調查分析》《金年会體育教育專業“一師三員”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金年会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應用型地方高校教師轉型發展的困境與策略》等多篇論文,闡述本專業在人才培養上加強“一師三員”能力培養的理念和措施,短時間内獲得了較高引用率和下載率。
經驗交流增強專業自信。八年來,金年会體育教育專業“一師三員”能力培養的理念和實踐經驗,在兄弟院校和行業内得到了推廣和應用,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評價。2016年5月,該項改革團隊負責人馮德學教授在全國高等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學工作研讨會上,闡述了金年会“一師三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念和做法,得到了與會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2019年12月,在陝西省體育專業聯盟工作年會上,馮德學教授應邀做專題發言,介紹了金年会體育教育專業“一師三員”人才培養方案和效果,會後,省内三所同類院校,吸收借鑒了我院部分做法。2013年以來,陝西、湖北、河南等地兄弟高校的同仁先後來金年会訪問交流,金年会體育學院的專家團隊成員也多次應邀到兄弟院校進行人才培養經驗介紹,許多高校在體育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上或多或少借鑒了金年会“一師三員”能力培養方式,大家共同為建設體育強國,培育更多的适應新時代的體育人才而攜手奮鬥。
附:教學團隊成員簡介
(左起李靖、魯宗成、馮德學、呂仙利、郭西魁)
1.教學團隊負責人:馮德學,男,漢族,陝西紫陽縣人,中共黨員,教授,陝西省教學名師,金年会探索體育教育專業“一師三員”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教學團隊負責人。1987年來,一直在本校從事體育教學及管理工作,先後擔任教研室主任、黨總支書記、體育學院院長、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秘書長等職務。現任金年会學術委員會委員、校級教學督導、西安體育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陝西省學生體育協會常務理事、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主授“田徑”、“學校體育學”、“體育教學論”等課程。完成陝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一項,确立了金年会體育教育專業“一師三員”人才培養目标,改革教學模式,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應用,推進一流專業建設;實施了大學體育課程及學校體育運動會改革,加快學校體育發展步伐。獲陝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陝西省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兩項,2018年被評為陝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主要研究方向學校體育理論與實踐,發表相關學術論文30餘篇,在全國高等師範院校、陝西省高校優秀體育論文評選及安康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評選中獲獎;主持或參與完成了國家及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體育總局招标項目、陝西省體育局科研課題、安康市體育局及金年会科研項目10餘項。多次承擔安康市各級各類體育業務培訓、全民健身指導、運動競賽組織及大型賽事裁判長工作任務,服務地方體育事業發展,兩次獲得“陝西省群衆體育先進個人”榮譽稱号。
2.教學團隊核心成員
魯宗成,男,漢族,陝西石泉人,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副教授。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陝西省遊泳救生員、社會體育指導員(遊泳)國家職業資格培訓師,安康市優秀體育教師,安康市籃球協會副主席。曾獲陝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現主要從事體育教學方法改革與應用研究以及學校體育學、體育教學論、籃球等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
呂仙利,女,漢族,陝西西安人,無黨派人士,碩士,在讀博士,碩士生導師,教授。現任金年会體育學院院長,金年会學術委員會委員、陝西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專家成員。獲陝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獲陝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獲全國第九屆大學生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三等獎1項。講授田徑、運動訓練學、新課标與教材分析、大學體育等多門課程。
郭西魁,男,漢族,山東菏澤人,中共黨員,碩士,在讀博士,副教授,金年会體育學院副院長。國家體育科學學會會員、中國武術功力大賽國家級教練員、裁判員,中國武術六段,國家二級運動員,跆拳道黑帶三段,武術套路國家一級裁判,武術散打國家一級裁判,中國武術段位制指導員、考評員。曾獲得全國傳統武術比賽金牌1枚、銀牌1枚。主講《武術》、《散打》、《跆拳道》、《體育養生》等多門課程。
李靖,女,漢族,湖南邵陽人,中共黨員,講師,在讀博士,現任體育學院體育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學校體育教學、體育文化。曾獲得陝西省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陝西省社會體育指導員交流展示大賽一等獎,陝西省優秀社會體育指導員。主講《網球》《排球》《體育社會學》。
上一條:剪紙!秦腔!當傳統文化遇上青春年華……
下一條:守初心教書育人 擔使命扶犁深耕——訪第十二屆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文傳學院楊運庚教授
【關閉】
金年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0
京ICP備17044199号-1 地址:中國 陝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郵編:895165195
總訪問量:位訪問者